1—5集免费普通话版,娇妻4p被八个男人伺候电影,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成人亚洲综合,成全视频免费观看

紅旗之下
來源:上海電建 作者:李文儀 時間:2025-07-03 字體:[ ] 分享:

七年前,我十七歲。那年冬天,學校組織我們高二學生去南京研學兩天。那是我第一次去南京,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座曾聽過無數次的“六朝古都”。

第一天,我們踏過中山陵那三百余級漢白玉臺階,漫步于氤氳著桂花糕香氣的夫子廟,觀賞了夜晚掛滿紅燈籠的秦淮河……一路上,大家笑著鬧著,好不快哉!這座古城像一位慈祥的老者,將歷史的沉香與市井的煙火,一并饋贈給每個來訪的朝圣者。

第二日清晨,寒霧未散。當大巴車停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,所有嬉笑驟然凝固。時至今日,那震撼心靈的場景仍令我歷歷在目,還未踏入館區,一座巍峨的雕塑便如泣血般闖入視野。這座名為《家破人亡》的青銅雕像巍然矗立在紀念館入口,12.13米的高度象征著那個永遠不能忘卻的日子——1937年12月13日。

雕塑刻畫了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:她枯瘦的身軀幾近佝僂,卻仍用最后的力量托舉著早已冰冷的孩子;干裂的嘴唇大張著,仿佛要將這撕心裂肺的吶喊穿透時空;最令人心碎的是那雙眼睛,渾濁的淚水中凝結著人類最極致的痛苦——那是對暴行的控訴,對命運的質問,更是一個民族永世不忘的創傷記憶。

但即使遍體鱗傷、千瘡百孔,她仍像一座豐碑般挺立。那不屈的姿態,是苦難澆鑄的尊嚴,是絕望中迸發的生命力量,更是中華民族在血淚中依然挺直的脊梁!當朝陽為青銅鍍上血色時,我忽然懂得:有些記憶不是為了銘記仇恨,而是為了丈量生命的高度。

隨后,我們進入館內參觀。跨過那道沉重的門檻,館內的光線驟然暗了下來。空氣里飄浮著一種特殊的涼意,我們放輕腳步,仿佛怕驚醒長眠于此的三十萬靈魂。

從前,紅色歷史于我,不過是教科書上幾行凝練的概括,是紀念碑前程式化的鞠躬,是影視劇里被藝術化處理的烽火與吶喊。我知曉它的悲壯,卻未曾觸摸它的溫度;我背誦它的意義,卻未曾直面它的傷痕。直到站在那面密密麻麻的遇難者姓名墻前,直到看見玻璃展柜里嬰孩的虎頭鞋與母親的銀簪,直到聽見耳機里幸存者顫抖的證言……歷史突然有了重量,壓得人心臟生疼。

那一刻,我忽然懂得了“革命先烈”四字的分量。那不是榮譽簿上的燙金稱號,而是血與火淬煉出的信仰,是在至暗時刻仍高舉火把的人,是以血肉為磚、以脊梁為柱,硬生生在廢墟上壘出新長城的人。他們的信仰,不是口號,而是用生命兌現的誓言——為這片土地,為這些人民,縱使前路荊棘,亦九死無悔!

走出紀念館,門前的紅旗隨風飄揚。我駐足凝視許久,突然明白這飄揚的旗幟為何如此動人。它浸染著先烈的熱血,承載著民族的希望。一股暖流涌上心頭,這是生在和平年代的幸福,是作為中國人的自豪,更是身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。這一刻,我理解了“歲月靜好,只因有人負重前行”這句話的含義。

這次的研學之旅,不僅讓我深深沉醉于金陵城醇厚的古韻之中,更讓紅色的火種在我心中生根發芽。三年后的五月,在鮮紅的黨旗下,我莊嚴宣誓,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
這些年來,我走過了許多地方,看過了不少風景,但在游玩之余,我總會特意尋訪那些承載著革命歷史的紅色景點,如南昌的八一起義紀念館、萍鄉的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、長沙的橘子洲頭、嘉興的南湖革命紀念館……透過那些泛黃的照片、珍貴的文物、詳實的史料,我觸摸到了那段痛苦、悲慘卻又充滿希望的崢嶸歲月,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。

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,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。在七一之際,在紅旗之下,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,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,由衷感恩黨的堅強領導和英明決策。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,我要繼續發揚偉大建黨精神,傳承紅色基因,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!

?
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