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
|
|||||
童年時,枕在母親膝上,繁星是綴滿夜空的琉璃糖。我滿心好奇與憧憬,對著浩瀚銀河許下一個又一個天馬行空的愿望。今天想做教書育人的先生,明天渴望成為妙筆生花的作家,后天又幻化成探險四方的勇士。那些透明的憧憬如同肥皂泡,在月光里折射出七彩光影,隨風翩翩起舞,滿是童真與爛漫。 青春的腳步匆匆,夢想在歲月里漸漸沉淀。上學時,課代表的袖章、小組長的責任,讓年少的我初次品嘗到擔當的滋味。它像一粒種子,在現實的土壤里悄然生根發芽。十八歲那年,我握著扳手走進襪廠車間。轟鳴的織襪機將晝夜碾成碎片,油污滲進掌紋,當徒弟喚我“師傅”時,眼里的星光與當年數星星的孩童何其相似。然而,那些日子里,手指上洗不凈的油漬,讓我覺得這并非夢想原本的顏色。 人到中年,夢想也跟著沉穩了許多。襪廠停產后,隨著企業多種經營,我做過織毛衣、縫皮球、扎絹花、賣襪子等工作。每一次的經歷,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。每一次的轉變,都是對自我的一次重新認識,也是對生活的一次新的嘗試。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重返校園繼續深造,初為人母的我,心里涌起一股不服輸的勁。 于是,我也踏上了學習的征程。那些挑燈夜讀的日子,像被擰緊的發條,時鐘的滴答聲總追著人跑。胸腔里有一簇火苗噼啪炸響、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和孩子均勻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,成了最動聽的樂章。那些被切割成碎片的時光,最終在堅持的坩堝里熔鑄成星辰,點燃了一個母親的夢想,開啟了充滿荊棘與玫瑰的奮斗之路。 夢想不再是年少時的肆意輕狂,而是化作了細水長流的堅持。一本本證書、一項項榮譽,就像歲月頒發給我的勛章。雖然成為一級建造師的夢想最終沒能實現,可它就像一顆劃過夜空的流星,即便隕落,卻也化作了照亮前路的點點螢火。 我慢慢明白,夢想不是一條筆直的單行線,而是一座四通八達的立交橋。在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上,我一邊思考著前進的方向,一邊追逐著未來的夢想。 如今,站在人生的半山腰往回看,實現和破滅了的夢想,都成了生命里一圈圈的年輪。夢想不一定要驚天動地,在平凡生活中也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。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,思緒也飄向遠方。退休后,我盼望著開一家趣味小店,那既是和三五好友談天說地、歡聚一堂的好地方,也能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;偶爾彈彈琴,就算彈得跑調也沒關系,讓那些歡快的音符在指尖肆意流淌,愉悅自己的心靈;把探險家的地圖鋪滿木桌,去探索那些神秘又令人向往的地方,親身感受不同地域獨特的風土人情;讓鏡頭捕捉的世間萬象和我那被擱置許久的作家夢連上線,傳遞情感與思想。 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常常回憶起那些夢,仿佛能觸摸到那些曾經的夢想與現實的交織。它們的模樣或許變了,可對美好的向往、對生命的贊美,從未改變。偶爾望向窗外,仿佛能看到童年的自己正踮著腳尖,好奇地張望著。那個數星星的孩子,那個在襪廠擰螺絲的姑娘,那個深夜苦讀的母親,隔著時光這層朦朧的玻璃,相互微笑致意。或許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是學會與所有版本的自己和解。當歲月濾去浮華的執念,始知夢想本無成敗,每個認真活過的瞬間,都是命運饋贈的奇跡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