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
|
|||||
豐滿水電站有這么一群人——他們大多數不是正式員工,但他們卻有著正式員工一樣的敬業精神;他們不是農民工,但他們每天干得不比農民工輕松。他們便是豐滿水電站水電工區的電工班。 我與他們關系甚好,不僅僅因為他們團隊里有“勐家軍”的三員,更重要的是他們那樂觀向上、苦中作樂的心態深深吸引著我。 電工班主要由“馬家軍”、“勐家軍”、“苗家軍”三軍會師組成。顧名思義,“馬家軍”來自貴州馬馬崖項目部,“勐家軍”來自云南勐野江項目部,“苗家軍”則來自云南苗尾項目部,重新組建的豐滿電工班自然實力更為雄厚。 說也奇怪,這群電工們青一色地愛笑,每次見著打招呼,他們總會憨厚地露出那一排排瓷一樣的白牙。因為成天在太陽下干活,他們的皮膚顯得比其他人黝黑,于是,襯托出他們的牙齒比別人更白。他們總是身著工作服,腳踩電工解放鞋,在這種非主流蔓延的現代社會里,看著如此樸素的穿著,再加上他們那憨厚淳樸的笑容,那模樣任誰看了,都會有一種心疼的感覺。 第一次對他們印象深刻是剛搬進新宿舍樓的那段時間,幾乎每層樓的房間都是他們拿著充氣鉆去給大家打鐵絲孔,一棟樓說多不多,但說少也不少,六十多間房間,每間房少則一根鐵絲兩個孔,多則三四根鐵絲。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,而當時大家也沒考慮這許多,只顧著自己掛方便,都是什么時候想著什么時候就要打的。 咱們可愛的電工們卻啥也不計較啥也不圖,無論何時只要有人需要幫忙,他們就一手提著手風鉆一手拿著鐵絲就去。別人方便了,他們就開心了。那是我第一次給他們點了一個贊。 七月的一個星期天,我在在施工現場驗倉,剛好碰到他們在現場拉電纜,依舊青一色身著工作服,背著電工包,腳踩電工膠鞋,一人肩上扛著一大捆電纜線,我不知道有多重,但從他們深陷的肩膀來看,我知道輕不了。那天他們的任務是布完整片施工區的電線,接好所有的開關箱。7月的豐滿怎一個熱字了得,簡直是要把人曬化的節奏。 我在倉面上站了不到20分鐘,便有中暑的感覺。抬眼望去,他們依舊井然有序地分工協作著,拉線、架線、接線、扶爬梯、遞工具......沒一個人閑著,走近了才發現,那一頂頂黃色的安全帽下,他們早已大汗淋漓,如雨的汗珠順著早已浸濕的安全帽系流下來,每一張黝黑的臉上依舊標準地配著一嘴月兒般的牙齒。這一次,他們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,內心深處,我深深地給他們鞠了一躬。 他們大多經驗豐富,有工作十幾二十年的,也有工作兩三年的。除了精通電工,他們還都有自己的特長,比如說,設備維修、拌和樓系統的故障處理。偶跟他們閑聊,都會覺得他們個個身懷絕技,而自己在他們面前都覺得汗顏。我也曾試探性地跟他們聊到過待遇問題,我以為他們會悲憤,會憤恨企業對他們不公平。 不曾想,他們說得云淡風輕,甚至連一絲情緒的變化都沒有。他們雖然也極想成為正式員工,但他們理解企業的考核標準。同時,他們也切實感受到企業對勞務派遣員工的關注力度越來越大。他們始終堅信,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地工作,不斷地努力,終有一日,能轉正成為正式員工。這讓我相信夢想的力量,有夢想的人是多么幸福呀。 這就是豐滿工地上電工班的師傅們,多么樸實憨厚的一群人吶。他們是千千萬萬平凡勞動者中的一員,他們平凡卻不平庸。他們敬業、樂觀,相信生活,相信夢想。他們始終在踐行著一種信念,一種永遠不滅的水電信念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